紫外线消毒器处理污水要考虑什么
紫外光的穿透率是反映了紫外光在液体中的浸透深度,是设计紫外消毒系统尺寸的重要依据. 紫外线的穿透率随着水层厚度的增加而降低,当污水中含有能够吸收紫外线的可溶性化学物质时,紫外透光率也会降低. 就消毒效果而言,减少照射强度的影响大于水的能见度的影响,可通过延长接触时间或增加消毒系统中紫外灯数目的方式来补偿.
在设计实践中,一般要求 [],并加入较为灵活的自动控制系统,随时监测来水1 cm 水样透光率≥65 %7水质,随着透光率的变化,自动控制系统可以随时调整紫外灯输出强度或开启台数,从而保证良好的消毒效果.
2 悬浮固体(SS)和颗粒尺寸
水质参数如悬浮固体反映了光线被悬浮物质散射的强度,它和颗粒的大小、形状以及颗粒的折光率有关,影响紫外光的透射率. 其对紫外线消毒效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 悬浮颗粒通过吸收和散射紫外光使透过水体的紫外光强度降低,从而使得达到微生物表面的紫外线剂量受到影响;2) 悬浮颗粒对微生物起到屏蔽作用,微生物在颗粒中受到保护避免了紫外线的破坏,难被消毒. 随着流量的加大,浊度和悬浮物对消毒效果的影响越明显. 因此用紫外线消毒的污水对其进水的浓度要严格控制,一般推荐SS 应该不超过20 mg/L .粒子尺寸对紫外光的穿透能力有影响. 尺寸小于10 μm 的粒子容易被紫外光穿透,对紫外光的需求量低;尺寸在10 ~40 μm 之间的粒子可以被紫外光穿透,紫外需求量增加;尺寸大于40 μm 的粒子则很难被紫外光穿透,紫外需求量比较高
3 反应器的水力条件
大多数消毒系统采用的是明渠式,在进水、出水渠道中取得匀速的速度场,但实际过程中水流状态和理想状态有很大差异. 当水量突然增大时,紫外线接触时间变短,需要更强的紫外剂量. 因此,紫外线消毒系统通常根据最大峰值流量设计.
如在大连某污水处理厂( /d)按其连续进水 /h 进行设计,但在实际运行后发现,紫外消毒渠前处理工艺不能实现24 h 连续出水,没有达到设计预期效果,故实际运行过程中的流量波动使紫外消毒系统损坏,运行不稳定,出现峰值流量(瞬时最大流量为 /h)时杀菌效果不达标、灯管频繁启动影响其使用寿命、水位控制装置动作频繁及套管结垢加重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对紫外消毒系统进行了改造:新建1 座紫外消毒渠,原有渠道作为检修超越渠道使用. 新建紫外消毒系统按照最大流量 4 500 m( /h)进行设计,增加紫外消毒模块及紫外灯管数量,同时将水位控制装置由无动力自动控制堰门改为固定溢流堰,保证在零流量时灯管全部淹没在水中,不会频繁启动,保持24 h 连续点亮;同时保证在最大流量时堰上水深不会超出灯管有效杀菌范围.
4 无机离子浓度
铁是紫外线的强吸收体,水中含铁会降低紫外线穿透率. 用铁盐做絮凝剂的处理出水中含有较高的3 + ,对后续的紫外线消毒可能会产生影响. 铁盐在较低浓度时对紫外线灭活大肠杆菌有较明显的减弱作 Fe用,但随着紫外线剂量的增高, . 有研究 ]表明, 3 + 对紫外线灭菌效果产生3 + 浓度的影响逐渐不明Fe Fe影响的浓度为 0. 057 mg /L,另外,铁盐的存在还易加速紫外线灯管的结垢 . 因此对于水处理过程使用到铁盐或污水中含铁盐较高的水厂来说,选择紫外线消毒时应考虑铁的因素.腐殖酸是紫外线的强吸收体,当腐殖酸浓度增大时,大肠杆菌的去除率明显降低(特别是在浓度为50 mg/L 时);低浓度( <10 mg /L)对紫外线消毒效果的影响可以忽略 . 当紫外线照射剂量由低到高逐渐增加时,不同浓度的腐殖酸对紫外灭活大肠杆菌去除率的降低程度也逐渐减小,去除率逐渐接近 .
5 微生物的类型和数量
污水消毒侧重于杀灭通过水传播疾病的肠道细菌. 紫外线对细菌、病毒、真菌、芽孢等均有杀灭作用.一般情况下,革兰氏阴性杆菌最易为紫外线杀死,其次是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和细菌芽孢,真菌孢子抵抗力最强,病毒对紫外线的抵抗力比细菌芽孢低 . 为达到相同的杀菌效果,对紫外线不敏感、耐受力强的微生物,必须采用较大的照射剂量.